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付费时代下,中国人的“读书求生路”

    信息发布者:韩立hanli
    2018-04-23 20:05:30   转载

    付费时代下,中国人的“读书求生路”

     财富哥 财富人生

    # 全面开通留言啦~欢迎大家互动 #

    作者| 财富哥

    来源| 财富人生(ID:GDP601)原创

    中国人一直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


    他们嘴里一边嚷嚷着“读书无用论”,一边把自己的子女送去各种培训机构;


    他们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半点钱,却在子女的教育身上大把大把地投入。


    中国人很精明,崇尚的是“实用主义”。如果读书真的无用,又何必如此费尽心思、竭尽钱财?


    我们不妨深思,读书真的“无用”吗?




    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人。


    他们时不时地跟你说:“哎,读书也不是那么有用的,你看看,现在满大街都是大学生。”然后话题就戛然而止,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言下之意就是为了告诉你,“你读这么多书,到最后还不是要出来打工?”


    他们热衷于看各种劲爆新闻,市面上兜售的“某女牛市爆赚6千万”,这种标题式的文章是他们点击的最爱,平日讨论的话题是围绕着股市的内幕消息,在他们看来,只有小道消息才是真正的“财富商机”。


    他们想创业、开工厂,却没有人愿意静下心来,看看书、充充电,思索自己具体应该需要学习什么。他们的口头禅是:“我觉得看书没那么重要,看了要用得上才行啊!我现在缺乏的就是经验,真的,我很需要。你像我老板,一个字都不会,照样的走南闯北,靠的就是有本事,有经验……”


    他们喜欢对财富高谈阔论,对往事唏嘘感叹,对小道消息趋之若鹜,对名人大事件侃侃而谈。但是没有人,想要知道这些事件背后的理论和起因,更别提静下心来,捧本书慢慢研究。




    今天朝鲜宣布改革开放,就像是四十年前的中国一样。


    1978年那场春风,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里面,诞生了无数的机会,产生了数以万计的富翁。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一回事,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富起来了。


    人在财富面前,容易极度的膨胀,过度地强调自己的能力,而忽略了客观因素的作用。


    因此就容易产生一种“反智”的思潮:


    不读书依然可以赚大钱。


    这一股思想不仅仅诞生在父辈,甚至一部分年轻人也有类似的想法:


    我上我也行,只不过生不逢时,所有的机会都在上一代给霸占了。


    特别是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人们总喜欢用结果来推导成因。


    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他说什么都是对的。


    慢慢的,这些现象就会给人形成这样一种错觉:


    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有个毛用,能赚到钱、有能力才是真的。




    能力是什么?


    是人脉吗?是“资源”吗?


    是的,这些都是“能力”的一部分,但却并不是造就过去那些不靠脑力因素、不靠技术含量暴富的原因。这种暴富的情况之所以只能发生在“改革开放”这个特殊的时期,是因为它有一个极其关键的前提:


    消息的不对称性。


    2000年,中国入WTO的时候,外贸很好做,钱好像是捡来的。


    那时候开工厂的还很少,竞争不完全。


    外国人来中国,根本不需要议价。


    100块钱一对的真皮鞋,赚个50块钱都是常有的事——


    对于中国人来说,50块钱很多了,这时候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才一两千块;


    但对于外国人而言,这鞋子太便宜了,真皮的,才100块人民币一双。


    哪怕是在今天,作为世界最大的代加工厂富士康,工人每生产一部苹果手机,只能赚到25元人民币,绝大部分利润都被外国人赚走了。


    是不是觉得很不公平?竞争的不完全,归根到底,是因为信息(知识)没有充分地流通。


    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慢,真实性就也难以辨别。


    因此,制造业的老板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这些需要读书吗?


    不需要。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里,你不需要技术、不需要知识储备、甚至不需要资金。




    如今,人们都在说,现在是信息时代。


    但很少人可以真正意识到,信息时代具体是什么。


    信息时代,就意味着信息的全面流通。


    以前买东西,说不定还会有挨宰的风险;现在只需要上网一搜,所有商品的价格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所以,我们现在感觉钱越来越难赚就是这点——当信息完全流通以后,机会主义就相对较少。


    能够凭借着机遇来获利的几率越来越小,你能做的,别人也能做。最后跟你做一样产品的人越来越多,价格越拉越低,直到没有利润为止。




    现如今,数字阅读正在成为一种常态且已经发展为当代社会的主流阅读形式。


    据《2017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3.78亿人,用户愿意为电子书付费的意愿达到63.8%,数字阅读市场规模更是达到了152亿元人民币,增速达到26.7%


    知识付费成为了下一个时代的热潮。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是不读书,而是以另一种形式读书。


    有人喜欢看《奇葩说》、看《吐槽大会》,觉得这些节目有内涵、有深度,是做“内容产出”的良心节目;


    有人喜欢看《栋笃笑》、听“成功人士的演讲会”,然后满怀欣喜地分享:


    “昨晚我听了那个老师的演讲,真的收获颇丰。你知道吗?有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坚持。就好像打高尔夫,起初虽然是一个新手,需要从0开始,但只要你坚持,挥杆1000次,你就是熟手;他挥杆1万次,你就是大师……”


    话没听完,我就明白了,他是在说“一万小时理论”。


    其实他们并不是不爱读书,只是懒、浮躁、耐不住寂寞。


    比起一个人费力地一行一行地阅读,他们更喜欢跟一群人坐在台下听别人讲故事给自己听,哪怕是花上点钱。




    读书有什么用,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的中国作家莫言曾经说过:


    “文学是无用之大用。”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它并不能直接拿来花、用来吃。


    读书不等于学习,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但读书的确是通往“学习”最为明确的一条道路。


    我们困囿于现实,身边不可能结识到那么多像书里面优秀的人,因为有些写书的人已经死了,唯有思想流传了下来。


    在过去,在信息闭塞的环境里,你不读书,或许靠着机会一夜暴富;


    在现在,在信息充分流动的环境里,没有了暴富的机会,你能靠什么?


    在未来,在知识付费的大环境里,如果你不读书,就不能对时代趋势有一个基础的判断。


    我不知道读书能在这场产业升级中能起到什么作用,我只知道,如果不读书,如果没有知识,光靠经验、人脉、关系、钱、倒腾,在这场产业升级里将会很容易被淘汰。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读书不仅仅是最好的庆祝方式,更是前辈们流传下来最有效的求生之路。


    扪心自问,究竟多久没完完整整地看完一本书了?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