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特色小镇的投资热潮农业企业迎机遇!

    信息发布者:韩立hanli
    2018-04-23 20:40:18   转载

    特色小镇的投资热潮农业企业迎机遇!

    2018-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方向和定位的探讨始终不断出现,其中占据主流观点的是“高端产业型”和“旅游型“。这类观点更多是从非农的角度来考虑特色小镇的战略定位。


      我们认为,在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忘记6亿农民的存在。农业型特色小镇具有更大的普适性,应该迎合消费升级的趋势,通过农业型特色小镇的建设,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做出一定的贡献。




    什么是农业型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的分类:


          特色小镇的分类,决定了如何对特色小镇进行定位、如何确定经济可行性、如何进行规划建设。由于特色小镇目前还在探索阶段,目前有很多分类方法。以浙江省为例,其将特色小镇划分了10种类型,首批127家国家特色小镇被划分为13种类型。实际上,这些划分标准,这种划分方法主要强调小镇的“特”,容易忽略特色小镇的本质性内涵,给小镇的定位、规划带来困惑。


           我们认为,特色小镇分类的核心在于两点:一是发展的动力源,即主要的收入来源和盈利模式是什么;另外一个考虑因素是居民来源,即大部分居民是原有的镇域居民还是外来城市人口。


           按照上述核心点进行分类,特色小镇可以分为三类,即产业类、社区类和旅游类。根本上讲,任何一种特色小镇基本都是属于这三种类型或三种类型的复合版。

         

          三类特色小镇究竟有何异同?


           类型1:产业类特色小镇


    产业类特色小镇本质上是产业园区的升级版。无论是特色产业型、文化创意型还是金融创新型、高端制造型,其核心仍然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进入,推动产业发展。与产业园区的区别在于产业特色更加突出,产城融合度更高,产业生态和配套更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环境更加优美。


           产业类特色小镇的常住居民,主要由原有的镇区居民和产业人口构成。其中,产业人口主要从事小镇的主导产业和相关服务业。


           产业类特色小镇的盈利模式和产业园区没有任何区别。基础性收入就是物业租售和物业管理收入,增值性收入就是产业服务收入,产业生态型小镇可以有投资性收入。大多数产业类特色小镇的旅游收入可以忽略不计。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产业类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景观打造,最主要的功能是为入驻企业和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不是为游客服务,因此不宜一律按照景区标准建设,而应该按照宜居城市标准建设。很多高端产业型企业,比如金融企业、研发企业,更需要安静的工作环境,而不是游客混杂的环境。


    类型2:旅游类特色小镇


           旅游类特色小镇本质上就是景区或者是景区的变形版。无论是历史文化型、休闲旅游型还是特色风情型,其实质都是通过文化、历史、自然资源的挖掘和景观的打造,吸引游客,获得旅游收入。


           旅游类特色小镇往往由于受历史文化保护和环境评价限制,很难和大型社区相结合。因此,常住居民以镇区原有居民和旅游从业者为主。


           旅游类特色小镇规划的要点在于通过选址、景观和品牌打造,以获得最大的客流。但和现有大型景区相比,客流少可能是旅游类特色小镇最大的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旅游类特色小镇不能与养老、教育等产业结合,仅仅靠客流、靠“吃住行游娱购”来平衡收入,投资回收压力会非常大。因此,在规划建设旅游型特色小镇时需要格外慎重。


           类型3:社区类特色小镇


           社区类特色小镇的功能以居住为主,兼顾产业培育和文化、景观的打造。核心是通过大型社区建设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良好的居住环境,平衡收入;通过产业发展树立产业地位;通过文化挖掘、景观营造增强社区吸引力。


           社区类特色小镇的居民,由镇区原有居民和城市迁入人口构成。其中,城市迁入居民的绝大多数与小镇的主导产业没有关联,这是社区类特色小镇区别于其他两种类型特色小镇的最大特点。


     农业型特色小镇建设的重大意义:



           农业型特色小镇是社区类特色小镇的一种细分类型。建设农业型特色小镇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一剂良方,不仅具有现实的、经济的可行性,也会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1.可以在满足农业需求中扮演多重角色。特色小镇几十公里外的城市母体孕育着巨大的农业需求。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特色小镇可以扮演多重角色,和城市经济牢牢焊接在一起。比如,农业生产基地管理者的角色,物流配送起点的角色,订单农业执行者的角色,乡村旅游度假中心的角色。


           2.生鲜电商的“后院”。近年,生鲜电商或者了长足发展,其最大特点在于打破了农业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的状况。特色小镇可以作为生鲜电商的“后院”,尽管目前多数生鲜电商实际上还是通过一级批发市场来采购,但依托特色小镇的周边,可以增加产地直供在整个商品供给中的比例。比如,可以在特色小镇周边种植时令的花果、蔬菜,经由生鲜电商供给给城市消费者。


           3.农业本身可以作为产业特色。特色小镇依托城市母体,通常拥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和特色。实际上,农业也完全可以成为特色小镇的产业特色,在一些农业资源禀赋良好,或者周边本身就有地理标志性产业的地区。可以开发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集体,打造大特产品牌,推动农产品深加工。


           4.打造多层次农业需求。城市对于农业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特色小镇可以通过打造农业多层次产业体系,满足城市对于农业 的多层次需求,打造农业服务“综合体”。比如,针对养老需求,特色小镇可以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针对养老需求,可以建立养老社区,针对城市休闲需求,可以建设特色农庄、农家乐等。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