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园林绿化类农业企业特点和财务梳理规范的基本思路

    信息发布者:韩立hanli
    2018-04-23 20:40:55   转载

    园林绿化类农业企业特点和财务梳理规范的基本思路





    园林绿化类企业经营特征分析


    1、主要产品:


    经济林、绿化林、花卉等。应该说,这些产品适用于生物性资产的核算准则,一般分为两类:


    一是,经济林(如果树等,会有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消费性生物资产之分。


    二是,绿化林(包括花卉,主要就是消费性生物资产。


    2、主要盈利点:


    一是,绿化林、花卉等对外销售。这类销售的对象主要是园林管理部门或从事园林产品经销的单位,开票销售,特点是:生物资产销售标准有统一规定,而成长期也有特点规律,因此,是可以预计的。


    二是,经济林的对外销售。这一块与绿化林相仿,对象是种植园,但一般种植园也有自己嫁接的,所以,这一块往往业务并不是很多。


    以上两者的盈利取决于经济林成长期类维护和达到销售标准的情况,维护好,在正常成长期内达标,盈利能力可以预期。


    三是,从事服务销售等服务收入。该类收入突出体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外包栽包活,这一块往往是合同价款之中,还有一块就是经济林中的派出人员维护所计算确认的收入。


    四是,自营经济林收入。这一块收入是以果品等产出并对外销售来确定的。其盈利情况通常取决于销售方式,如果是销售给具体的经销单位或个体工商户,通常要开票,如果是自己的门店网点的话,则存在挑选整理等方面的问题。


    五是果品收入加工收益。这一块将会出现工业品加工的情况,适用于加工企业的管理和税收管理。


    3、财务特征及难题


    一是,农产品收购或销售票据不完整。这块主要体现在吸收养护维护人员通常临时工居多,因此,需要完善人员管理制度,并且使用正常的聘请管理办法。至于对外销售,主要是物品流转程序和相关记录,这些程序或管理办法需要报税务部门核定认可。


    二是,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消费性生物资产的区分存在难题。由于最初嫁接的果树未必就最终是自营,因此,通常需要将两者在事前做出计划的,即留有依据,如果前面没有,那么这块就需要弥补的。


    三是,材料收购缺少发票。肥料(尤其是农家肥)以及部分材料是向农民收购的,因此,按照农副产品收购管理规定,需要制作专门的收购单证并报税务部门核准来运转的,其中的收购单证需要编号管理的。


    四是,分类不清楚。树苗的嫁接和成长是需要一定期间的(生长期),因此,从投入到收获会有一个过程,而人为的会计分期却未必与季节相符,因此,会计上对于收益和成本的配比往往需要考虑实际的季节性问题。


    4、关于价值问题


    农林业的价值并不取决于账面,因为账面反映的是历史成本,也就是投入的成本,而截止到某一个基准日的时候,账面反映的资产和收益并不等于实际的资产和收益,因此,很多企业考虑选择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来进行后续计量,也就是在每个会计期末按照市场价值来计量资产并确认公允价值计量损益。如果规模小,倒是影响不大,但如果规模比较大的话,影响就非常大。


    如果过去没有选择使用的话,那么在吸收投资的时候可以考虑对生物资产进行重估测算,如果过去已经使用,那么尽职调查的时候,很可能需要重新对于当前实际情况进行一次重新清查并估值,然后进行追溯。


    5、关于林业用地的取得及其权利


    林业用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申报取得,另外一个是租赁取得,这一块通常需要律师加以调查明确,会计上核心是需要关注收益的稳定性以及投入风险。


    财务账目梳理规范的基本思路


    农业企业有很多特殊的管理之处,比如,收购单据的报备和确认,农业生产环节的税收优惠(免税)与奖励的等,这些特殊管理办法一般需要基于两个前提,一是能够分清(如农业与加工),二是履行报备。所以,当我们看到企业很多没有票据的情况时到不必过于担忧,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而在于行不行,合理不合理,我们不能拿纯粹的工商企业的管理办法来往农业企业上去套用。那样做的话,就会导致目标不明,心里不平衡。


    根据我对于基本情况的了解,我觉得,农林企业财务梳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梳理规范的目标


    财务账目梳理又简称为“理账”(下同),不是改账,而是对过往财务与业务脱节的地方加以衔接,很大程度上是在还原业务本来面目及内控的基础上对财务报告进行调整和修改。同时,理账也需要针对规模管理之后所要达成的目标或目的来进行的,比如,吸收投资一是看实际盈利能力和发展态势,二是要看内控控制是否完善,三是要看价值--股权价值,尤其是吸收投资中很可能会需要进行股权作价,这些也是理账的目标之一。


    (二)梳理规范的总体思路


    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很难准确的将所用的事情还原,但过去仍然是有轨迹可循的,尤其是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中的大的数据及其反映的趋势。事情发展历程通常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的,因此,理账的总体思路是要从当前看得到的资产状况和结果,加上对于林业生产过程的合理推测来推导合理的过程。具体而言:先清资产定格局,再看物流明规模,建章立制设标准,票据逐步作规范。


    1、先清资产定格局:也就是对货币资金、生物资产、固定资产、各类往来、相关借款、相关税金等实际存在情况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从而得出当前资产负债的实际状况。这是从结果为导向的办法,这个过程核心是要全面,防止遗漏,比如,生物资产需要盘查和分类,固定资产也同样如此,至于往来,需要业务部门来进行核实,从而明确责任,也就是说,需要“切一刀”,用会计语言说,就是要明确“期末数”或“时点数”


    2、再看物流明规模:在清查的基础上,还需要去考虑日常业务的记录,比如采种,嫁接、养护、果实采摘、分类、销售等环节,这个过程需要去对主要经营环节进行调研,在调研中发现问题,搜集记录,从而用数据形式将完整的实际流转过程明确下来,用会计的语言说就是“发生数”或“期间数”。


    3、建章立制设标准这一步非常关键,实际上是对于林业企业进行核算制度的建立过程,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和核算制度两块。建立这些制度,实际上就是为了在理账中去把握哪些环节少了必要程序或凭证,哪些环节可以考虑对过去替代,而未来改进。相关制度包括三层面,一是总体层面,二是岗位或部门职责层面,三是操作层面。


    4、票据逐步作规范。其实也就是针对过去的票据,比如,过去没有分类,现在分类,过去票据管理未规范,现在需要从其他途径找到证实来衔接整个物流,过去没有报备的,现在要补报或重新报,另外就是时机的选择问题。

    上述四个流程,实际上就是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先框定好“大数据”,再考量合理性因素,最后是尽可能就重点证据进行弥补或寻找侧面证据或证据链。实务问题就是这样,先需要目标很明确,具有针对性--即与目的联系起来,然后就是业务层面的还原,最后才是相关证据的“围歼”--合理性说明,佐证,以及可能能够弥补的旁证。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